您的位置:首页 >健康 >

青年女科学家王琳—— 在蚕茧中提取丝胶修复神经

蚕茧,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千百年来,国人用它制作丝绸,并将这些产品远销海外。作为蚕茧中被丢弃的部分,丝胶常被人们所忽视,而对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再生医学中心主任王琳来说,丝胶却非常珍贵。她开创性地从丝胶中发现了“修补”生命的宝藏,将提取的丝胶用于受损神经、心肌、骨骼肌等多种创伤的修复与治疗,她完成的系列工作打开了丝胶在生物医学中研究与应用的新领域,使中国在该领域迈入了国际前列。

创新敢为人先

2005年,王琳前往美国布朗大学攻读生物医学博士学位,之后又在哈佛大学担任研究员。在此期间,她在“再生医学与创伤修复”领域打下了良好的科研基础。

出生于医学世家的她,从小便受到父母熏陶,对生物医学研究产生了兴趣。王琳的父亲曾前往德国攻读医学博士,学成后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回到祖国,治病救人。父亲的选择对女儿产生了深刻影响,十几年后,当王琳也面临去留的抉择时,她谢绝了导师的许诺与挽留,做出与父亲当年相同的决定。

了解到王琳非常坚决的回国想法后,在她离开美国时,导师给这个优秀的中国留学生送上了真诚的临别祝福。“他告诉我,像中国这样能给年轻人提供如此多的支持、信任和广阔舞台的国家,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不多的。导师相信我回国后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也能在再生医学研究领域实现新的突破。”王琳说。

当时,国内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王琳回国后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创建了中国华中地区第一个再生医学研究中心。

蚕丝由丝素与丝胶构成,多年来,丝素已被开发出多种全新用途,但国内外对丝胶的医学应用研究却几乎处于空白。王琳在一次与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敏锐地觉察到藏在丝胶背后的“修复密码”——一直以来被当作废料处理的丝胶,很可能是一种适用于创伤修复、能够用于组织再生的生物材料。追求原始创新,就要敢为人先。王琳团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再一次又一次地优化条件,仅丝胶提取这一项,就进行了数百次的实验,历时近3年才成功提取出结构完整并具有生物活性的纯丝胶蛋白。

丝胶中有“宝藏”

在大鼠离断的坐骨神经中间植入一段丝胶神经导管,治疗12周之后,就能完成外周神经的高效再生。王琳团队的这项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后有望能解决神经创伤修复的外科难题。

“它主要解决的是一个创伤修复及衰老的问题。如果我们将人体比作一辆汽车,那么车辆到了一定年限后,零部件就会老化,如同人体组织与器官病变、衰老的过程。但是,虽然某一个零部件的功能可能逐渐衰败,但车辆其它部分功能仍然良好。我们研究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受到创伤、病损或自然衰老的器官实现再生修复,从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延长人们寿命。”在王琳看来,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再生医学研究,与临床需求紧密结合,融合了医学、生物学、工程学、材料学等多学科原理与技术,像是现代医学里的“黑科技”。然而,从科研成果到临床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这需要科研人员踏踏实实地付出严谨、坚实的努力,从而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来提高临床医学的诊疗水平。”

经历了实验室里的一个个不眠之夜,王琳团队终于在国际上首次成功研发出适用于外周神经修复的丝胶神经导管、适用于中枢神经修复的生物支架、修复心肌损伤的水凝胶及多种多功能新型丝胶药物载体。在国际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学会年会上,他们的工作被评价为“近年来在蚕丝医学应用领域具有影响力的研究”。

王琳团队的研究经由媒体报道后,吸引了许多患者前来咨询,患者们的期盼激励着王琳团队加快推进实验室科技成果的临床转化。“现阶段创伤修复治疗通常会采用患者自体神经来移植,这类似于‘拆东墙补西墙’,可能会在患者身上造成多处损伤,并且治疗效果比较有限。”王琳说,丝胶生物材料制成的“神经导管”,能够打破现有治疗手段的局限,桥接两个断点并为神经再生提供合适的微环境,引导外周神经在导管内重新生长。当组织修复完成后,丝胶导管能被机体自然降解吸收,不必再经二次手术取出,也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奋战抗疫一线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还在哺乳期的王琳接到了一份火线任务——在最短时间内筹建医院的核酸检测实验室。面对襁褓中的女儿,王琳虽然非常不舍,但并未过多犹豫,带领团队站上了抗疫一线。

“核酸检测太重要了,无论如何也必须完成这个任务。”王琳告诉记者,自己的决定获得了同是医生的父母全力支持。正是家人的理解和支撑让她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抗疫之中。“‘我不去谁去?’‘我不上谁上?’这就是医者心中很单纯的想法。”

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搬运仪器、安装生物安全柜、准备防护物资、协调人员及检测试剂、确定实验基本流程……除夕那天,经历了一整天的“战前准备”,直到深夜王琳和团队成员才捧起已热过多次的盒饭,围坐一起吃了顿特殊的年夜饭。这是她回国10年来最不平常的一个春节。

在王琳的带领下,武汉协和医院在全国医疗机构中率先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团队全员上阵,24小时检测不停歇,累计核酸检测总量超过60万例,居全省首位。

为了尽力完成“应检尽检”的筛查要求,王琳团队日均要完成2000—3000份核酸检测量,“我们不停地有人补充上去,检测始终没有停止,白加黑连轴转,那个时候所有人都非常忙碌、非常疲惫,精神高度紧张。”面对凶险的疾病和较强的传染性,王琳与团队成员团结一致,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克服困难,高效完成了检测任务。而在2020年6月北京新发地出现疫情时,王琳又临时组建了援京医疗队,将武汉抗疫的宝贵经验带到北京,有力支援了北京的抗疫工作。

除此之外,为了解决采样中出现假阴性、核酸检测耗时长、对检测环境要求严格等问题,王琳还带领团队开展多项新冠病毒检测技术研发和诊疗研究,创新研发了可自发富集新冠病毒的微针采样系统和基于纳米等离子NSPR光学芯片技术的快速新冠检测仪,为疫情防控提供了给力的科技支持。

关键词: 王琳 丝胶 神经 修复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