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国安队、广州队两支中超球队的所属俱乐部,先后进行了“官方发布”,在国内球迷中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被认为是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下一步动向的某种很有代表性的“风向标”。
北京国安俱乐部的官方公告显示,俱乐部控股股东中赫集团,受让中信集团所持有的俱乐部36%股权,交易已全部完成,中赫集团由此持有国安足球俱乐部100%股权。成立于1992年的北京国安俱乐部,是国内最具历史的职业俱乐部之一,很显然,中赫集团2017年初投资入主俱乐部的时候,外界对4年后的如今,他们接过了俱乐部的全部股权,是缺乏相应预判的。但是经历过年初俱乐部中性名变更的“惊险”,球迷们同时也很清楚,如果不走“这一步”,国安队将无法保留“国安”这个名字。于是,当昨天这份官方公告兑现了国安球迷的某种期待之际,同时似乎也意味着,俱乐部的背景变得“单薄”了,随即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俱乐部官方微博的评论区里,大批国安球迷的留言很类似,都在感谢中赫集团的努力,劝慰中赫做细水长流的规划,不必继续那种“金元比拼”。
同样是在昨天,广州足球俱乐部发布公告,由于疫情防控原因,巴西外援保利尼奥无法按时返回中国继续履行工作合同,双方正式解约,保利尼奥本人也在社交媒体上深情告白:你们一直在我心里!谢谢广州,谢谢中国!继塔利斯卡离队后,保利尼奥也离开了广州队,他们都曾是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进程中,身价折合成人民币“数以亿计”的外援,被认为是“金元代表”。尽管从客观因素分析,确实是全球疫情影响和中国严格的防控要求,增加了他们在中国足坛继续自己职业生涯的难度,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基于中国足协密集出台投入限制令,再加上多重因素导致国内各俱乐部齐刷刷“投不动了”,大幅缩减投入预算后,负担不起这些高身价外援。
从去年到今年,成批的外援、外教离开中国另谋出路,屈指算来,目前中超阵营中的“大牌”外援,差不多只剩下上海海港和北京国安两队旗下的奥斯卡、阿瑙托维奇、巴坎布、比埃拉、奥古斯托等几人。大部分球队保留下来的外援,基本都属于“实用+实惠”型的,而克服疫情困难在做外援补充工作的俱乐部,在引进人员的身价、薪酬、合同时间长短等环节上,也都有非常严格的自我设定。这一切现实情况意味着什么,说明了什么,预示着什么都说来话长,站在不同的角度,对现象做出好与坏的评价,也截然不同,但这就是中国职业足球目前最现实的状况,就像国安球迷的留言“能好好走下去,已经非常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