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精彩看点:不是我批评林诗栋,看完他和勒布伦的这场半决赛,他输的一点不冤

林诗栋和小勒布伦这场球,看完之后,一个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林诗栋输得一点都不冤,这不是说林诗栋没努力,或者实力有多差,而是从比赛内容来看,他几乎是以一种“主动配合”对手的方式,一步步走进了勒布伦设下的陷阱,最终输掉了比赛。

咱们先说说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林诗栋的战术选择,勒布伦是什么打法?标准的近台快攻,球风凶狠,衔接速度特别快,他最喜欢的就是站在台前,噼里啪啦一顿猛攻,根本不给你喘息的机会。

而林诗栋呢?他这场球最大的战术失误,就是习惯性地“退台”,对方一发力,他就自然而然地后退一步,试图用远台的周旋来对抗,这个选择,可以说是致命的,你一旦退台,就等于把最佳的进攻位置和击球时间让给了对手。


(资料图片)

勒布伦的近台快球,本身速度就快,你退台之后,球飞到你这儿需要更长时间,但相对的,球速会衰减,旋转也会减弱,你回球的质量自然就下降了,这相当于你主动放弃了速度和位置的压迫,让自己陷入了被动防守的境地。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林诗栋在退台后,还特别喜欢跟勒布伦拼“远台反手对拉”,这就有点以己之短,攻彼之长的意思了,在远台,你的球速和力量都不占优势,这种对拉看似强硬,实则效率极低,往往是多板相持后,他自己先失误或者被勒布伦更刁钻的落点打穿。

他的正手对拉能力本来就不如他的反手“快拧”有威胁,但他偏偏放弃了近台使用反手快拧的机会,选择了一个自己并不占便宜的对抗方式,这是一种战术上的自我消耗。

那么,怎么打勒布伦这种“快枪手”才有效呢?其实道理很多球迷都看出来了,核心就是两个字:“节奏”,你不能被他带着走,陷入他喜欢的“快节奏”对攻里,你得想办法把比赛慢下来。

具体怎么做?方法其实很明确,比如,多增加“搓短”球的运用,把球控制在台内,不让勒布伦轻易上手发力冲击,通过加转、不加转的变化,配合不同的落点,去调动他,让他无法站稳了发力,说白了,就是跟他玩“控制”,而不是玩“对轰”,你要耐心地跟他周旋,在搓球、控球的过程中,寻找他回球质量不高的机会,再伺机突袭,一板过。

这场比赛里,林诗栋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不够,他显得有点“一根筋”,战术非常单一,就是硬碰硬,对方个子高,手臂长,打两边大角度的球,其实效果并不好,但他也没有及时调整,这种应变能力的不足,让他在场上显得办法不多,眼睁睁看着自己熟悉的战术失灵,却拿不出有效的B计划。

除了技战术,心态也是个大问题,尤其是在比赛的后半段,能明显感觉到林诗栋急了,丢了一个球之后,他下一板总想着一巴掌就捞回来,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在高水平对抗中是致命的,它直接导致了他后面打丢了好几个关键的机会球,非常不应该。

这种心态波动,可能也跟主场作战有关,想赢怕输,包袱太重,导致技术动作变形,原本灵活多变的球路也变得僵硬起来,相反,勒布伦倒是没什么负担,打得放开,速度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当你的战术被克制,速度跟不上,心态再一急,这球就很难扳回来了。

说到底,这场球暴露了林诗栋目前面临的一个深层次困境:他的打法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被勒布伦这种极致的近台快攻风格所“克制”,他的技术特点、比赛习惯,甚至是思维方式,都更倾向于中远台的相持和发力,而当遇到一个不给你这种空间和时间的对手时,他整个体系运转起来就非常别扭。

这不仅仅是一场球的胜负,它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林诗栋需要全面提升的地方,他需要丰富自己的武器库,不能只依赖一两种得分手段,他需要加强在高速对抗中的连接速度和步伐移动能力,更重要的是,他需要提升阅读比赛和临场应变的能力,学会用脑子打球,根据不同的对手制定并执行不同的策略。

所以,说林诗栋输得不冤,是因为这场球他从头到尾都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他很努力,也在拼,但方向错了,越努力离目标反而越远,这场比赛对他而言,是一次极其宝贵的学习经历,输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输在哪里,现在问题已经如此清晰地摆在面前,接下来就看他和他的团队如何针对性地去解决这些问题了,未来的路还长,希望这次失利能成为他迈向更高台阶的催化剂。

关键词: 速度 对手 近台 林诗栋 阿尔贝·勒布伦

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baiduer.com.cn  爱好者日报网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
 

京ICP备2022022245号-5